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大手攜小手,一起來「洗腎」

 2024荒野環境行動分享日

圖/台北分會親子團
文/馬欽祥〈親子教育委員會北區總團長,自然名:黑鳶〉

2024.04.10

  濕地一向被稱為「大地之腎」,具有過濾化學有機廢棄物、保持水質乾淨、吸收水中金屬化合物與有毒物質的功能,也是人類在面對氣候災害時最好的天然屏障,更是目前國際公認地球上生產力最豐沛的生態系統。而五股濕地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濕地之一,根據荒野保護協會的資料,五股濕地內至少有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磯鷸、鷹斑鷸、青足鷸、金斑鴴、高蹺鴴、小水鴨等32科117種鳥類,植物則有欖仁樹、朴樹、構樹、蘆葦、水筆仔、苦林盤等至少36科105種,在2005年8月甚至發現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絕種的稀有保育類動物四斑細聰。因此五股濕地就像是淡水河的腎臟一般,默默地為我們守護著北台灣最重要的水源。

  然而,學者監測發現臺灣多數河川灘地的高度利用,致使原本可供鷸鴴科水鳥休息、覓食的天然棲地變少,逐漸讓水鳥面臨生存的困境;而五股濕地位於二重疏洪道北端、相鄰基隆河匯入淡水河之處,受潮汐影響為淡水與鹹水交會的狀態,眾多生物棲息於此孕育出豐富的濕地生態,退潮時出口端會露出大面積的灘地,吸引許多水鳥來此度冬。

  為了增加水鳥能覓食的灘地,荒野保護協會與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以下簡稱:高灘處)長期合作,在五股濕地進行灘地的營造與調整,打造出淡水河流域第一個以鷸鴴科為對象的水鳥灘地,除了讓前來臺灣度冬的鷸鴴科水鳥多了一處安心度冬的地方之外,也更方便民眾就近觀察濕地生態。

  荒野保護協會除了長期致力於棲地守護外,亦十分關注環境教育,因此今年三月十日,荒野北區親子團十一個複式團,特別選在五股濕地舉行2024環境行動分享日——棲地嘉年華活動,從花蓮、宜蘭到雙北、桃園,總共1,300多位大小夥伴,齊聚於五股濕地,大手拉小手一起讓大地之腎更健康。荒野翔鷹團(國三到高二)和奔鹿團(小六到國二)的孩子進行棲地營造、移除小花蔓澤蘭和布袋蓮等工作,炫蜂團(小三到小五)和小蟻團(大班到小二)的孩子將進行生態遊戲、水鳥灘地整理、淨灘等活動,各團既競爭又合作,互相學習與觀摩,讓環境教育向下紮根。

  守護濕地環境需要全民一起努力,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旱澇頻繁,濕地生態系是最佳的天然屏障,荒野保護協會呼籲保留更多天然濕地,除了留給生物生存空間之外,也留給後代子孫永續的生存環境。

五股濕地小歷史

  五股濕地原名為洲仔尾,在1950年代以前還是一片良田,但在1964年拓寬了「獅子頭」隘口,引起海水倒灌,故將此地列為禁建的「一級洪水平原區」,1983年建立二重疏洪道。1996年,台北縣政府開闢「二重疏洪公園」,其中在五股鄉內的沼澤生態區即為五股濕地,目前由新北市政府高灘處管理,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認養。

 

113學年度台北親子團招生囉!
團員組成:

團員

年齡層

生活規律(發展重心)

育成會

父母親

  1. 我願意終身學習,內外兼修與實踐。
  2. 我願意真誠待人,接納包容與感恩。
  3. 我願意回歸自然,樸實樂活與知足。
  4. 我願意守護環境,尊重關懷與行動。

小蟻

暑假後大班至小二

  1. 我能夠喜歡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
  2. 我能夠欣賞別人,學習別人的優點。
  3. 我能夠尊重生命,珍惜所有的生命。
  4. 我能夠愛護環境,寶貝我們的地球。

炫蜂

暑假後小三至小五

  1. 我能夠尊重生命,不傷害其他生物。
  2. 我能夠關懷自然,不違反自然法則。
  3. 我能夠生活簡樸,不增加環境負擔。
  4. 我能夠感恩惜福,不浪費地球資源。

奔鹿

暑假後小六至八年級(國二)

  1. 我能夠獨立自主,接受自我的挑戰。
  2. 我能夠團結合作,尊重他人的想法。
  3. 我能夠樂觀自信,培養正向的思考。
  4. 我能夠身體力行,保護我們的地球。
翔鷹

暑假後九年級(國三)至十一年級(高二)

  1. 我願意面對挑戰,超越自我。
  2. 我願意隱藏自己,成就別人。
  3. 我願意謙虛為懷,師法自然。
  4. 我願意無私奉獻,關愛大地。

113學年度親子團熱烈招生中!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荒野循環零廢棄志工講師培訓開跑了

 為什麼大自然萬物可以不斷循環、生生不息?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幾千年來人類都不曾如此浪費自然資源,卻在近四十年間有了驚人的改變!

為了快速、方便,人類已習慣用過即棄的生活、陷入不斷購買、拋棄、再消費、再丟棄,也因此大量消耗石化能源,快速產出足以危害人類自身的一次用塑膠垃圾而不自知?這積習已久的生活方式,讓環境遭到破壞、生態面臨浩劫、加速全球碳排,正在影響到你我的未來。

在無法逆轉的臨界點到來前,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做出改變!

荒野保護協會減塑行動推廣小組於今年七月的每週五,在中正區詔安街會所開辦「循環零廢棄志工講師培訓」,讓有意願擔任志工的民眾學習源頭減廢的科學知識,如何物盡其用的生活撇步,也讓受訓民眾有機會把知識、經驗和力量分享給更多的人。

從每日生活的大小面向,都可以簡單從源頭開始一步步朝零廢棄邁進,讓民眾皆扮演重要的角色,來守護環境、守護你我與孩子共同的未來。

『學習循環利用&邁向零廢棄不是為了改變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美好的生活被改變。』

本期培訓只有四天,歡迎關心減塑減廢議題,有意願成為荒野志工,願意執行「減塑宣導」推廣活動的熱心民眾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mDlYgA



2023年3月29日 星期三

實體講座【荒野週四見X大山議題之法與自然系列】系列講座


台北分會每週四晚間19:30-21:30 固定舉辦【週四見講座】 每個月主題式的講座,透過不同議題的探討,讓關懷環境、喜愛自然的朋友有個學習與分享的空間!

四月 荒野週四見講座

本月為實體講座

填寫雲端報名表單:https://reurl.cc/Q4XYb0


礦業法與地方衝突之 : 大山挖一口,礦業法修什麼?

【講座時間 : 2023年4月6日與4月13日(四) 19:30~21:30】


講者|對談:黃靖庭 

礦業改革是很關鍵的一步。
礦業法的修法從歷史與法條來看,是一條曲折蜿蜒的路。
礦業的發展通常需要大量的自然資源,如土地、水源、森林等,這些資源的開發往往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如水土流失、水質污染、空氣污染等。
目前,台灣礦業法規範了礦業採礦的各個方面,從礦場的設置、開採、管理,到礦業的環境保護、勘探、利用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
本次講座分成上下集,會探討的問題有:

  • 礦業法是否需要修法?
  • 政府、業者、居民之間的權力關係是否能夠透過法律得到制衡和保障?
  • 現行法律中是否存在令人匪夷所思的條文?
  • 修法是否真的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採礦所面臨的問題?

講者會將聚焦於礦業法的修法,探討現有法條中的問題和限制。具體來說,我們將關注礦業法對採礦流程的規範,並探討哪些條文存在問題。同時,探討制度設計方面的實際困難。


講者長年關注礦業法修法的推動過程,會提供國外礦場轉型案例的成功和失敗的教訓作為經驗分享。最後,我們還將提供礦業法修法的未來展望和政策建議,以期能夠為礦業法的修訂提供有益的參考。

【人數限制】50人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

>>填寫雲端報名表單:https://reurl.cc/Q4XYb0


造林可以減碳?--從北美館減碳造林案談起

【講座時間 : 2023年4月20日(四) 19:30~21:30】


講者|王元才

對談人|呂翊齊 


全球暖化的趨勢下, 減碳成為炙手可熱的議題。造林可以減碳嗎? 台北美術館因應「2020台北雙年展」進一步規劃了「儲回大地的藝術」的方案, 以400萬經費,在翠山步道附近的林地,造林10公頃,營造兼具景觀性與生產性之”複層林”。希望來碳中和辦理活動的400噸碳排放量。該案已經於2021年底結案, 後續由北市府大地處接管後續之撫育工作。但為何在過程中, 持續見到砍大樹種小樹的種狀況重演, 而造林真的能達到減碳的效益嗎? 後續我們又應如何面對這片受傷的林地? 而造林真的減碳嗎? 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人數限制】50人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

>>填寫雲端報名表單:https://reurl.cc/Q4XYb0


保育與狩獵的衡平:關於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的二三事

【講座時間 :2023年4月27日(四) 19:30~21:30】


講者 |對談:呂翊齊

台灣原住民狩獵與保育的爭議數十年,近年有了重大改變。
2016年,蔡英文總統首度代表國家對原住民道歉,成立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7年,林務局與全台12處部落區域開啟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鼓勵部落自我組織,以自治自律公約、部落獵人證、獵獲回報等機制簡化行政流程。此外,該計畫亦納入野生動物族群監測系統,未來朝向簽訂行政契約的方式與部落共管山林。
當文化權的爭論逐步進入制度化的過程,是否能達到保育與自然資源利用的衡平?關心保育的社群應該如何看待這一波體制轉型?當狩獵被體制正式承認,又該如何調解傳統領域、獵場劃分及部落政治等複雜的議題?
這些問題都將隨著狩獵自主管理議題的發展一一浮現。
本次講座邀請大家前來共同思考這些問題。

 

【人數限制】50人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

>>填寫雲端報名表單:https://reurl.cc/Q4XYb0

 

電話: (02)2307-1317#36 台北分會專職 莊小姐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