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2015榮星花園公園「歡"螢"回家-火金姑ㄟ灶腳翻新(歡心)入厝」

         時序入秋,進入萬物收成的季節。市中心的榮星公園生態水池,也有如收成般的喜悅,歷經漫長的棲地整理營造後,捎來螢光再現、白腹秧雞幼鳥長成的喜訊。歷時八個月的生態水池棲地復育工作,同時為找回螢火蟲,為其清理家園、翻新螢火蟲的「灶腳」,終於可以歡欣迎接部份移地復育的螢火蟲回家。

       915日及16日二天,榮星里民、五常國中及國小師生們,熱鬧見證火金姑ㄟ灶腳翻新(歡心)入厝儀式,行仁里陳德賢里長特別為螢火蟲入厝準備了甜湯圓,象徵著團圓吉祥,小朋友們小心護送螢火蟲幼蟲回家,里民朋友則送回螢火蟲最愛吃的田螺,和樂融融的景象是公燈處、里民及荒野合作促成公民參與的最佳典範


        為實現都會區中自然與城市共存的環境,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與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行仁里,共同推動榮星公園生態池復育、維護、監測、推廣自然教育等相關工作。今年元月起,台北分會動員近4000人次志工與在地里民攜手合作,推動公民參與以工作假期模式,藉由參與者的雙手接力打造、重建生態水池,恢復其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深信著當生態環境恢復到相當程度,許多生命自然會回來安居。


        在棲地改造期,從生態池所採集的黃緣螢成蟲,經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 吳加雄博士進行人工繁殖,目前已孵化出幼蟲,本次預計送回50隻,將由學生及里民親手將幼蟲放回原本生長的環境,預計明年4月可看到初步成果。榮星花園的螢火蟲復育,是採用符合生態學原理的方式,首重改善棲地環境,減少外來種數量及放養螢火蟲,營造出適合螢火蟲棲息的環境之後,才進行螢火蟲幼蟲的野放。未來還要持續進行族群監控及棲地維護,預計兩年內再野放
3次,如此螢火蟲的族群才能穩定成長。同時請民眾勿在生態池放生其他生物,或餵食魚類,避免生態受到影響,讓榮星花園的螢火蟲永續繁衍下去。


        生態水池棲地復育工作,除進行生態調查規劃及棲地營造規劃外,還需要適度的調整公園的管理與民眾使用習慣:如水池周邊增植垂榕綠籬,和螢火蟲繁殖期間調節路燈照明時間及遮光,減少光害對螢火蟲繁殖造成的影響。同時裝置循環水設備,增加水中溶氧,減少優養化。陳德鴻老師仍憂心:目前水池最大的威脅是外來種的移除不易,螢火蟲以水池螺類維生,但巴西龜和泰國鱧會阻斷螢火蟲食物鏈,烏龜甚至會吃螢火蟲的蟲卵,希望民眾不要隨意放生、棄養,也包含銅錢草、大萍等外來種植物,生長過於迅速會破壞棲地的多樣性;還有公園裡的垃圾、農藥汙染,最後都會匯流到水池內,影響水質及生物。


        為保有這難得一見的城市瑰寶,生態保護計劃要成功,還需要結合社會的力量,如鄰近的五常國中、五常國小的師生將榮星公園當作生態教育的場所,五常國中已成立「小荒野社」積極參與生態保育的行動,透過做中學逐步豐富生態素養、深化社區認同感。另外值得喝采的是甫培訓結業的「火金姑守護志工」,即由當地里長帶動里民共同參與,已正式開始生態水池的巡護工作。榮星花園公園連結在地力量,作為推動公園生態化運動的「起站」期盼逐步增加都市棲地完整性及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指標,更進一步實現生態城市的計畫。


荒野台北分會 分會長張菁砡/鯨魚